编者按: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了不朽的中国工业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年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关于“生活秀带”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于年联合印发了《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各老工业城市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努力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为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现将有关老工业城市典型经验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参考借鉴。
娄底素有“世界锑都”“现代钢城”美誉,被称为“湘中明珠”。年建立我国第一家锑厂,年建成世界第一座硫化锑矿物冶炼厂,年涟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改写湖南木炭炼铁历史,年建成我国第一家硫化锑浮选厂,涟钢轧出第一根钢材,填补了湖南省无钢无材的空白。近年来,娄底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推动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编规划、抓保护、重利用,将一座座高炉等老工业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利用,让“高炉”转变成发展新“高地”,促使湘中明珠焕发出熠熠生机。
一、压实“三项责任”,健全保护利用机制
(一)建立工业遗产认定管理机制。全面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评估和认定工作,委托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摸清工业遗产底数。目前,娄底拥有33处工业遗产。其中,锡矿山矿务局为国家工业遗产,锡矿山羊牯岭碉楼、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丰辣酱、双峰溪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锡矿山红军驻地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因地制宜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娄底市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聚焦采矿、冶炼、机械、化工领域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工业遗产,从推进重点保护展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繁荣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谋划了相关任务举措,明确了责任分工。
(三)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法规体系。以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政策法规体系为重点,成立市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国资、工信、文旅、宣传、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形成合力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规范化、法制化。
二、实施“三个一批”,夯实保护利用基础
(一)改造提升一批。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工业遗产改造修缮运营。涟源市石马山镇利用原湖南湘峰机械厂旧址,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将旧址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闪星锑业公司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原工人文化宫升级改造,修缮了工人文化宫主体、工人文化宫一楼报告、演艺和放映多功能厅,并修建了工人文化宫休闲广场。启动锑都博物馆建设并整合省级保护文物“古碉堡”“烈士塔”“锑文化展览馆”“忆苦窿”“现代锑工艺流程”“千米垂直矿井”等旅游资源,进行锡矿山工矿旅游提质改造,计划打造国家级工矿旅游示范基地。
修缮一新的工人文化宫
(二)保护传承一批。鼓励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实践相结合,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依托原锡矿山工程处办公楼打造的锡矿山展览馆是湖南省第一家企业展览馆,也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均接待人数余人次,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仅3—5月接待各地游客1.1万余人次。致力于传承楚怡基因,擦亮楚怡品牌,把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纳入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示范引领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锡矿山展览馆内景
(三)转型利用一批。鼓励利用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基地。涟源市洪源机械厂利用“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企业厂房,引进湖南兵器集团,打造湖南省火工中心,建设具有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双峰县利用朝阳煤矿废弃工矿用地,建设双峰县装备制造(铸造)产业园,目前已开发面积亩,建成标准厂房3.35万平方米,入驻现代化铸造企业3家;利用原氮肥厂闲置废弃土地,引进湖南正佳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吨玻纤滤纸生产线项目,生产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滤材,其研发生产的内燃机过滤材料和微玻纤过滤材料能替代进口,技术国内领先,年公司总产值实现2.6亿元。
三、做好“三类结合”,发掘保护利用潜能
(一)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玫瑰产业为主导,以打造娄底中心城区休闲文化旅游后花园为目标,推进恩口煤矿沉陷区治理,通过融入非遗、农耕等文化元素,建设具有花海观光休闲、非遗文化体验、户外拓展训练、研学培训旅行等特色功能的花溪谷文化公园。利用原安坝水泥厂旧址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集中建设安置点1个,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改造或重建的老矿区、老厂房焕然一新,让老工业遗产融入寻常生活,也让老百姓从过去的“不想住”变为今天的“搬回来”,使老厂区焕发新活力。
涟源市原安坝水泥厂旧址异地扶贫搬迁项目
(二)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对锡矿山开采影响区、工业生产影响区等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受损土地复垦复绿工程。年以来,将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锡矿山地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工作,经过三年的攻坚,昔日的废渣山逐渐披上绿装,锡矿山核心区完成造林2.4万亩,矿山周边村子,许久不见的油茶、黄桃、李等经济树种也栽种下土,这一方水土重新焕发出活力,百年“锑都”向世界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旧貌换新颜的锡矿山
(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度挖掘冶炼文化、工矿文化等传统文化历史价值,收集整理各个发展时期、各种工艺环节的重要历史资料,诠释工业文化,展示时代精神。加强锡矿山地区锑文化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利用,对四窑里陶器厂遗址进行古法保护性修复,充分发扬锑文化、土陶等传统工艺文化。强化对传统生产工艺流程、人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打造永丰辣酱主题展示园、传统工艺加工园、现代工艺创新园,完整保留工艺流程,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影响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