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英文的“棉花”
棉花据学者们考证,古代的埃及出产棉花,他们把用棉花织的一种布叫作al-quton。今天的埃及,依然是最负盛名的长绒棉产地。棉花种植业也依然是埃及的重要产业之一。
埃及人摘棉花西班牙人吸收了埃及人所说的al-quton这个词,并把它写作algodont(几个国家的语言中都有的单词algodon“棉花、棉线、棉布”的源词)和coton;法语直接吸收了西班牙语的coton用来指“棉布”。大概在十五世纪前后,这个法语词进入了中古英语,“t”被双写而变成了今天的cotton。这个词在现代英语中主要作“棉花”讲,但也仍可作“棉布”解。北外阿拉伯语系邓玮贞同学告诉我,Al-quton也是标准阿拉伯语里的发音在埃及人口中和英文cotton几乎一模一样。这个现象是否也说明,阿拉伯人在棉花的传播过程中是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的。西班牙语中的algodont很有可能是从阿拉伯语而来。
棉花帝国:全球史cotton对于大英帝国的兴盛,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在这年以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EmpireofCotton:AGlobalHistory一书对此作出过详尽的描述。据说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cotton,考古也已发现了多年前在印度半岛上的棉花种子。有资料证明,墨西哥中部早在5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棉花种植。在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则挖掘出约年前的棉制品面料残留物,这是已知最早的棉织物。古埃及人开始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年前。棉花传入中国边疆地区的时间大约在年以前。棉花确实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Cotton最初的源词al-quton实际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al,一个是quton。据英语词源专家周凯老师(网名稻草人语)说,al是阿拉伯语中的定冠词。所以,al-quton这个词其实是把阿拉伯语中的两个词压缩在一起吸收进自己的语言中的。把阿拉伯语中的定冠词al一起压缩吸纳入同一词形的例子还包括alcohol(酒精)、algebra(代数)、alkali(碱)等。下面我们把这个几个词的来源也一并说一说。
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先说说alcohol(酒精)。古代阿拉伯、波斯等中东地区的女性很早就开始把锑粉来作为眼影使用了。她们用从矿石中提取锑粉画出浓重的眼影。这种经过提纯萃取出来的锑粉,在阿拉伯语中叫做alkuhul。这里的kuhul最初指的就是“粉末状的化妆品”。这个带定冠词al的kuhul,到了17世纪,其词源义中“精华”“萃取物”的义素开始独立为义项,遂形成单词alcohol。18世纪以后,人们把葡萄酒提纯后的萃取物(也就是“酒精”)称之为alcoholofwine,并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将该词组压缩为核心词alcohol。这样一来,表示“锑粉”、“粉末状的化妆品”的kuhul就引申出新的词语alcohol(酒精)了。中国人常说的“酒鬼”这个词,就是以alcohol为词根的,叫做alcoholic。
上面说带定冠词al的kuhul变成了alcohol(酒精),那不带定冠词al的kuhul呢?这个不带定冠词al的kuhul演变成为英语中的另一个单词kohl。这个kohl保持着kuhul原来的词源义,也就是“眼影”。估计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对这个词并不陌生。
代数学家花拉子模再说说algebra(代数)。algebra源于阿拉伯语aljebr。这里的jebr“连接”,aljebr就是“正骨”、“连接断裂之处”的意思。有学者考证,大概在公元年,波斯数学家algorithm(花刺子模)发表了一本专著,书名含有aljebr一词,意思是“重新整合”。该论著阐释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题方法,是“代数”这一学科的奠基之作。因此aljebr一词经由阿拉伯语进入拉丁语,进而又进入英语,成为algebra“代数”一词。知道了这些,algorithm(花刺子模)一词也有“算法”“运算规则”的意思,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了,对吧?该词也是algorism(阿拉伯数字系统、十进制计数法)的源词。
最后说说alkali(碱)。该词最初是阿拉伯语定冠词al和kali组成的词组alkali,Kali是“灰烬”的意思。为什么“碱”是“灰”呢?这就不得不追溯一下“碱”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历史了。中世纪时的阿拉伯人制碱用的是saltwort。该词中的salt为“盐”,后缀-wort为“草”、“麦芽汁“。该词”字面义为“盐草”,中文翻译为“猪毛草”。阿拉伯人通过把生长于海边盐碱地上的saltwort烧成灰来获取“碱“。由于阿拉伯语中的qali是“灰烬”的意思,所以这种来自”灰烬“的”碱“遂被加上定冠词al而被称为al-qali。这是在“相关性”词义引申路径上所催生出的新词(跟汉语里的“东床”“荆钗”等词语的引申方式差不多)。后来经由阿拉伯人的传播,al-qali也进入到了印欧语言之中,经过音转而成为alkali(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