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梁擎天,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研究生
本文审稿:郭晓强博士,生命科学领域科普作家
当新生命降临时
新手爸妈对孩子的呵护
那简直是无微不至
捧在手里怕摔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
要是出点什么小状况
比如磨牙、长口疮
头发发黄、指甲不光滑
有的父母就开始慌了
医院检查
前段时间
很多家长反映
给孩子看病时
会被要求做“微量元素检查”
画风是这样的↓↓↓
更有甚者被告知缺铅↓↓↓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众所周知
铅是有毒重金属
身体里没有最好
但好好的宝宝怎么会缺铅呢?
微量元素检查是否科学?
宝宝有没有必要做?
说了这么多年的微量元素
人体究竟都需要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什么是微量元素?
凡是占人体体重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叫做宏量元素,比如:碳,氢,氧,氮,钙,镁,钠,钾。
凡是占人体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叫做微量元素,比如:铁,锌,铜,锰,硒,氟等。
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量比较少,但它们的作用很大。
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微量元素是人体内代谢的基础,缺乏微量元素会影响人体代谢功能。
微量元素会影响少年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比如,锌元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14种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
微量元素从哪里来?
我们吃的食物中都含有这些成分,只是种类和数量不同。
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都储存有足够的微量元素,每天需要摄入的量并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害的。
目前已经确定的有6种:铅,汞,铋,锑,铍,镉。
其中,以铅对人体的毒害最广、最深,尤以儿童最为敏感。
每个人都要做微量元素检测?
既然微量元素这么重要,那我们是不是都该去查查?
当然不是。
年10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通知:“不宜将微量元素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所以,微量元素检查已不再作为“必检项目”。
虽然不是必检,但这项检查仍可以作为医生诊断的辅助手段。
比如医生怀疑患儿铅中毒,那可以通过微量元素检查,以帮助确诊。
微量元素检测为什么不是必检项目?
微量元素检查比较精细,而体检的普查项目是粗略检查。
普查是确定大方向,如果出现异常了,到对应科室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详细检查。
如果刚开始就做微量元素检查,发现缺锌,很难确定下一步检查方向。光看一个指标不看症状,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此外,国内外关于微量元素的检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方法。
即便是静脉血,也只是血液水平,而不代表身体内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内的婴儿吃母乳,可以摄入充足的微量元素,更没必要再查。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检测没有必要作为必检项目。
常见微量元素缺乏症状与防治
关于微量元素,短期缺乏身体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只有长期缺乏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果缺乏微量元素,可借助食补的方法。
1、缺铁
表现:贫血。
食补:黑木耳、海藻类、动物肝脏、血豆腐、蘑菇、油菜、腐竹等。
2、缺锌
表现:免疫力下降;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
食补:鱼、牡蛎、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肾、蛋类、奶制品等。
3、缺碘
表现:甲状腺肿大。
食补: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
4、缺钙
表现:腿软,抽筋,牙齿和骨骼发育不良。
食补:蟹、鱼、海藻、海带汤等。
5、缺镁
表现:早期常有厌食,恶心,呕吐;加重时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神志不清,手足抽搐。
食补: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玉米、小麦、菠菜等。
着重强调有害微量元素——铅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智商降低、行为问题、发育问题、贫血症、肾脏损害、听力减退。
防治措施:不要让孩子接触油漆;经常清洁孩子的玩具,尤其是可以咬的玩具;使用不含铅的餐具,特别注意有些餐具的彩釉可能含铅。
因此
微量元素检测作用很有限
与其花时间让孩子遭罪
不如给孩子调整好饮食
让营养更加全面
同时
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
尽量不要偏食、挑食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