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无机元素杂质出现可能来自于制药工艺中所使用的设备、原料、辅料、溶剂及包材。根据无机元素杂质每日允许暴露值(PDE)及在固体、注射剂及吸入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把无机元素杂质分为三类。
第1类:元素砷(As)、镉(Cd)、汞(Hg)和铅(Pb)是对人有毒性的物质,药品生产中不得使用或限制使用,通常来源于矿物赋形剂。因此,所有给药途径的风险评估中都必须评价这4种元素。
第2类元素一般被认为是与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关的物质,又分2A、2B两类。2A类:钴(Co)、镍(Ni)、钒(V)。在药品中出现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元素,因而需要对所有元素杂质的潜在来源及所有摄入途径进行风险评估;2B类:银(Ag)、金(Au)、铱(lr)、锇(Os)、钯(Pd)、铂(Pt)、铑(Rh)、钌(Ru)、硒(Se)、铊(Tl),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稀少,在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较低。除非其在原料药、辅料或药品的其它成分生产中被有意添加,否则可被排除在风险评估以外。
第3类:这类元素包括钡(Ba)、铬(Cr)、铜(Cu)、锂(Li)、钼(Mo)、锑(Sb)、锡(Sn)。这类元素在口服摄入时具有相对低的毒性,但在吸入和注射给药的风险评估中需要进行考虑。口服给药,除非在原料药、赋形剂或药品的其他组分生产中有意添加,否则不需要在风险评估中进行考虑。
目前,可用于金属元素分析的现代仪器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的FAAS法和GFAAS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ICP-AES法或ICP-OES法、ICP-MS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法)等。
检测实验室配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可以按USP通则和ICHQ3D的指导原则对原料药和制剂中要求的元素杂质分析进行。在初步确定测试方法后,简单的预测试验可以帮助实验室确认待测溶液的稳定性、仪器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准确性和精度,并为最终完整的方法验证做好准备,如果验证不符合预期,则在排除系统问题后,改进和优化方法后,可以再次进行预验证。
可测定包括:砷As、镉Cd、汞Hg、铅Pb、钴Co、镍Ni、钒V、银Ag、金Au、铱Lr、锇Os、钯Pd、铂Pt、铑Rh、钌Ru、硒Se、铊Tl、钡Ba、铬Cr、铜Cu、锂Li、钼Mo、锑Sb、锡Sn以及没有规定PDE,在药品中出现需要按照其他法规指南进行处理的铝Al、硼B、钙Ca、铁Fe、钾K、镁Mg、锰Mn、钠Na、钨W、锌Zn等元素。
检测实验室通过了CNAS和CMA计量认证,严格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药品、精细化工等产品的特性、待测元素的种类、含量(或浓度)水平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条件,以及不同检测目的,匹配打造合适的检测方案。
*部分文字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