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可期!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板块流通市值最小的五朵金花或被低估!
最近几年,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但产业链长、产品多,国产替代很难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由易到难、逐渐替代的过程。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半导体相关公司逐渐成长起来,虽然与国际巨头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未来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广阔,其中的国产化机会值得期待。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是指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有业内人士表示,第三代半导体不需要非常先进的制程,与动不动就采用5纳米甚至3纳米的硅基半导体技术相比,它们远未达到几纳米级别,都在纳米以上。所以,并不需要像荷兰ASML那种特别尖端的光刻机。我国在这个领域与国外差距比较小,中国又坐拥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未来完全有可能取得领先优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相比硅基更容易自主可控。换言之,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最容易自主可控。
据了解,第一代半导体以硅材料为主,如高通的骁龙芯片、华为的麒麟芯片,主要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第二代半导体以砷化镓、锑化铟为代表,主要是功率放大,用于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导航等领域;第三代半导体以氮化镓、碳化硅为代表,手机快充、新能源车、5G通讯和光伏储能等是其典型运用场景。
氮化镓是一种由氮和镓结合而来的化合物,其中氮在元素周期表排序第7位,镓排序第31位。相对硅而言,氮化镓拥有更宽的带隙,宽带隙也意味着,氮化镓能比硅承受更高的电压,拥有更好的导电能力。简而言之两种材料在相同体积下,氮化镓比硅的效率高出不少。氮化镓器件具备高开关频率、耐高温、低损耗等优势,在5G、快充、Mini/MicroLED中尽显风采,同时还可更好地满足5G宏基站、卫星通信、微波雷达、数据中心等领域。
在苹果取消充电器后,第三方充电市场快速抢占市场真空,也加快了氮化镓的技术迭代,而随着产业链的成熟,氮化镓也将应用到充电器、充电桩、通信等更广阔的领域之中。据测算,受益于消费快充、5G、新能源汽车等多重驱动,预计年氮化镓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亿美元。
氮化镓充电产业大致可分为衬底生产、材料外延、器件设计、器件制造等环节,目前苏州纳维、东莞中镓已涉足衬底制造;苏州晶湛涉足外延制备;海特高新代工氮化镓晶圆生产;三安光电、闻泰科技则具备整合制造的能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板块流通市值最小的五只个股:
一、显盈科技():流通市值5.6亿元。
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在电源适配器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目前,主要面向手机等20W充电器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65W及以上充电器产品已处于研发进程中。
二、芯导科技:流通市值14亿元。
公司开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硅基氮化镓材料高电子迁移率功率器件,主要为顺应产业内对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的发展,对现有产品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全面升级。本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第三代半导体GaN-on-SiHEMT功率器件7.44百万颗,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三、气派科技:流通市值15亿元。
公司所掌握的5GMIMO基站GaN微波射频功放塑封封装产品的晶圆材料为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
四、星徽股份:流通市值19亿元。
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有销售快充充电产品,可以用于安卓和苹果手机。年9月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有无线充电产品。公司部分电源类产品使用了氮化镓技术。
五、欧陆通:流通市值20.7亿元。
氮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材料之一,目前公司使用的氮化镓技术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应用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司电源适配器产品中。
#氮化镓快充#
(以上内容属于公开资料整理与分享,不构成推荐和任何买卖依据,请勿据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