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路线、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年10月30日,湖南开行首条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湘欧快线”,一举结束湖南无直达欧洲腹地国际货运班列的历史。两年后,“湘欧快线”被纳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管理。
截至年6月,中欧班列(湖南)累计发运列、26.04万标箱,货值87.04亿美元。已开行常态化运行路线14条,境外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6个国家近个城市。
长沙国际铁路港,一列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配件、陶瓷、茶叶的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风驰电掣,驶往明斯克、马拉舍维奇、杜伊斯堡……
从“一枝独秀”到“枝繁叶茂”,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络”,中欧班列(湖南)蓬勃发展,真正实现双向“满载而归”。
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让湖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接世界,从内陆腹地加速崛起为开放高地。
沉寂千年的丝路古道,如今铁笛声疾、货运繁忙,一路奔驰,一路芬芳。
笛声悠悠
“一带一路”有了“钢铁驼队”
7月1日,烈日炎炎,长沙国际铁路港货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铁路周围集装箱整齐列队,吊车来回运作,将集装箱逐一装车,准备运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一声长笛,列车启动。
7月1日,长沙国际铁路港货场,集装箱整齐排列,货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从中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通道;如今,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翻山越水穿戈壁,再次实现中欧跨越大陆的“握手”。
时间回到年,彼时,中欧班列(湖南)还叫“湘欧快线”。
湖南不沿边、不靠海,“走出去”通道不足曾是制约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湘欧快线’是湖南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与欧盟、俄罗斯、中亚国际物流和经贸关系发展大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回顾“湘欧快线”的诞生,省商务厅口岸物流处处长龙凌霄介绍,“‘湘欧快线’正好弥补了湖南‘走出去’通道受限的先天不足。”
“钢铁驼队”有了,知名度却不高。
当时,湖南90%的企业都选择海运方式出口欧洲。“湘欧快线”刚开通,企业不确定新路线是否安全,是否真的省时省力。一时间,大家都互相观望着。
醴陵市元瑞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成了这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公司有46吨陶瓷产品急着交货,我们算下时间,海运肯定无法按时抵达。”醴陵市元瑞陶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潘龙祥临时提议,“要不试试‘湘欧快线’?”
划不划算,算了账才知道。潘龙祥介绍,同样标箱的货物从长沙运至欧洲,空运需要5至7天,费用大约为6.5万美元;海运需要45天,费用最低为至美元。“‘湘欧快线’运输成本大约是空运的1/14,运输时间大约是海运的1/3,综合来看,物流成本在可控范围内,还能赶上交货期。”
46吨醴陵陶瓷跟着首列“湘欧快线”出发,顺利开往德国杜伊斯堡,陶瓷产品完好无损顺利交付至客户手中。
“尝鲜”过后,反响不错,慕名而来的企业更多了。
年,“湘欧快线”被纳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管理,长沙也被列为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和主要铁路枢纽节点的“双节点”城市。
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红盛介绍,年8月,在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下,该公司开展中欧班列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当年8月10日开行首列,不到一周时间,集装箱都装满了。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湖南)延续强劲发展势头。1至6月,中欧班列(湖南)开行列、货值14.68亿美元,分别增长40.36%、20%。
从1到
开放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打开地图,中欧班列(湖南)有一条路线尤其“忙碌”——长沙至白俄罗斯明斯克班列。这是中欧班列中的“明星班列”,高峰时期该班列发运量占全国明斯克班列发运量近一半份额,居全国第一。
打造“明星班列”,并非偶然。
“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物流枢纽,也是进入欧洲腹地的桥头堡。”陈红盛说,以往,吉利把汽车零部件从湖南运往白俄罗斯,需要将货先拉到浙江宁波港,走水路运至俄罗斯东方港,进港之后再通过俄罗斯铁路系统,运达明斯克,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半月。
现在,吉利产品搭上中欧班列,便可直达明斯克。“吉利汽车去年发运了52列中欧班列,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2亿元。”吉利汽车集团物流中心国际物流部部长冯博洵对中欧班列(湖南)赞不绝口。
一趟趟“钢铁驼队”穿梭往来,为湖南制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7月1日,一列满载百货、零配件、日用品、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出发,前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
5月17日,搭载山河智能制造的近台挖掘机和滑移装载机的中欧班列山河智能专列,从长沙出发驶向欧洲。相较以往海运,缩短运输时间20多天,降低运输成本15%左右。
目前,已有山河智能、吉利汽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余家企业定制了中欧班列运输方案,并开行专列。
新的方向在不断开拓,“朋友圈”越来越大。
自长沙开出中欧班列以来,年6月29日,怀化开出“怀化—明斯克”班列;年7月4日,株洲开出“株洲—明斯克”班列;年10月15日,衡阳开出“衡阳—比克良”班列;年3月5日,郴州开出“郴州—马拉舍维奇跨境电商”班列。
今年上半年长沙还通过对欧洲路线的收口,集中向波兰马拉舍维奇发力,打造“马拉明星班列”。今年4月,中欧班列(长沙)新开马拉舍维奇路线,保持每周4列稳定开行。
自年10月“湘欧快线”开通,截至年6月,中欧班列(湖南)累计发运列。
从1到,中欧班列(湖南)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1列,到每月开行近列;从单向去程路线,到拥有稳定运行路线14条,通达亚欧近百个城市。
陈红盛介绍,下一步,国内以长沙为枢纽,欧洲以明斯克、马拉舍维奇为枢纽,促进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构建“干支结合”的“集输配”网络体系,形成运时短、成本低、运能大、安全高效的运输优势。
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新丝路上
中欧班列(湖南)结出累累硕果
这收获,得益于每个环节都在想方设法破难题。
作业时间长?开辟绿色快捷通道,减少作业时间,实现承运、查验、转运快速无缝对接。
货物在国境站停留时间长?别急,“拼车”服务来帮忙。
物流环节过于繁琐?实行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提前申报”、“铁路快通”模式和“出口直装”模式等便利措施,保障中欧班列“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程放行”。
“采用‘铁路快通’模式后,班列可以在始发地海关提交申请,申报、查验、舱单归并、放行等手续全部一站完成,在口岸不再需要任何通关手续直接放行。”陈红盛说,较以往的转关模式,通关时间节约24小时,整体运行时间缩短1至2天。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海运受阻,空运不畅,中欧班列凭借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极少数稳定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运输通道。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沙)率先在全国保持“天班”开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可靠又准时,经济且实惠。”陈红盛细数中欧班列优点。
“以前海运需要40天,但疫情期间,海运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加大,面临口岸拥堵或者无法靠岸等问题。”三一物流副总经理雷勇说,走中欧班列,不仅时间缩短到半个月,物流成本也节省了30%左右。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长沙)年共发运列,比至年四年运营的班列总量还多出近列,运输货物货值2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6%。
奔跑在“一带一路”上的中欧班列,正在成为撬动湖南开放发展的新杠杆。
7月1日,长沙国际铁路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
一趟趟列车开行,将汽车、工程机械零配件、玩具、日用品等湘字号优质产品运到国外。回程装满了俄罗斯的木材、白俄罗斯的优质奶粉和乳清粉、中亚的锑精矿等货物。
湖南市场对俄罗斯樟子松、红松、云杉、桦木等木材需求大,中欧班列(湖南)开行密度高,俄罗斯进口木材回程班列不断,大幅减少中转和运距、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进口成本。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
全球众多木材商齐聚长沙,长沙与木材产业相关的家具、建材、仓储、运输、物流、劳务等产业迅速发展,助力湖南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现在,长沙已成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的第四大口岸。
“中欧班列持续服务湖南本土经贸和产业发展。自年起,中欧班列(湖南)每年开行列数将稳定在0列以上。”省商务厅口岸物流处处长龙凌霄介绍,湖南将以长沙为集结中心,向北做强对欧洲、中亚的国际物流通道,保障全省对外贸易通道和国际供应链畅通,推动湖南优势产业走出去,增强湖南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全球与湖南交融。
青年观察“带货王”呼啸而过,“MadeinHunan”走向世界
刘唯(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社科院翻译专业学生)
我是一名在澳大利亚的湖南留学生,虽隔着千山万水,但家乡却好似从未远去。
因学习需要,我经常前往欧洲多国。在那里,我吃到了与长沙本地并无二致的臭豆腐;在亚洲超市买到了来自湖南平江的辣条;在建筑工地,时常能看到三一或者中联的机器轰隆作业。
这次作为青年观察员,走进长沙国际铁路港,我惊讶地发现,我在欧洲看到的“MadeinHunan”,可能是通过中欧班列运出去的。并且,我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有了中欧班列这个“带货王”,越来越多的湘字号优质产品走出国门,畅销海外。现在通过班列出口的货物,不仅有各种日用百货、防疫物资,还有湖南的工程机械、汽车配件等,涉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我想起外国朋友们试吃平江辣条竖起大拇指的样子,他们迷上湘菜吵着要用湖南辣酱拌饭的场景,还有看到浏阳烟花绽放夜空时的欣喜表情。
搭乘中欧班列,更多湖南特产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加了解湖南;国外的优质产品也乘坐班列来到湖南,让湖南消费者离世界更近,拥有了更多选择。
湘品出湘,优品入湘。我希望,未来湖南通向世界的路越来越多,“MadeinHunan”能走遍世界。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彭雨纯一审│饶丽二审│袁金桃三审│李亚雄出品│开福区融媒体中心点击分享告诉更多人
记得点赞和“在看”